4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何家弘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就涉外法治方向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进行专题指导。文法学院党委书记袁凤识、日语系聂中华教授、法律系主任乔慧娟、日语系主任葛婧及英语系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学习。

何家弘教授结合其在美国求学和长期从事法律英语教学的丰富经验,深入阐释了涉外法治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他指出,涉外法治人才的关键能力在于能够运用英语准确表达复杂的法律问题,不仅需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更要拥有娴熟的法律英语能力与开阔的国际视野;要掌握专业法律英语术语,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法律逻辑和体系。此外,何教授还就涉外法治方向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指导,他建议,要融入情景化教学模式,教学中要深入结合术语背后蕴含的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实际法律事务,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具体应用;要强化比较法视角,加强通过对比中外不同的法律规制和判例,揭示语言差异背后的制度逻辑,培养学生跨法域思维能力。

袁凤识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何家弘教授的指导为我院涉外法治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学院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坚定发展信心。未来,学院将努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动学科转型升级,紧扣“新文科”建设目标,进一步突出涉外法治特色,全面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