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下午,我校与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举行“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我校文法学院院长刘泽军、法律系主任王海桥、中文系主任王德岩、中文系教授李海燕,石景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虹,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森,少年庭庭长杨洁、副庭长路琳艳等人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路琳艳主持,应邀出席的嘉宾有北京市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相关庭室负责人,石景山区教委、团区委领导、部分市区人大代表以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本次会议受到市高院“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的密切关注,并于当天发布了研究中心成立的消息。
会上,我校文法学院刘泽军院长和石景山区法院杨森副院长在前期合作完成调研报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家庭预防中传统文化功能之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实施方案》。该方案结合我国在深化依法治国的道路下加强法治德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新问题,决定成立“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通过法院这一实践基地和高校这一学术领域的联合,打造学科交叉领域下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和德育教育新品牌。该实施方案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可操作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是法院和高校实施纵向合作、深层次共建的完整呈现。随后,刘泽军院长和杨森副院长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共同揭牌。
我校文法学院院长刘泽军致辞时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响应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联合实施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关于加强院校共建的指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法律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帮助教师从“传道授业”到“育人育德”的转变。
石景山法院杨森副院长指出,我国少年法庭的成立始于青少年犯罪高发现象突出以及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之困境,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石景山法院少年法庭溯本求源,不断改革创新,健全少年法庭工作制度机制的表现。
会后举行了首次“传统文化和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项研讨会。在杨洁庭长的主持下,与会嘉宾把脉建言,对研究中心开展活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校中文系主任王德岩作为国学研究专家介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立人立德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德治教育的推广是对当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我校法律系主任王海桥针对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本土化的防控青少年违法犯罪理论和实践均较为匮乏、效果也略显不足,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会丰富实践经验、挖掘个体样本并总结抽象以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是北京市首家探索校院纵深共建、立足审判实践寻求理论支撑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的成立,在助力石景山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推动首都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新跨越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我校文法学科交叉融合,坚持文化自信,在学科建设中切实贯彻中央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