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加强涉外法律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2019年2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等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性安排。
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纳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对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作出系统部署;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对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等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对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作出战略部署;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对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和多个重要场合就涉外法治作出的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因此,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中国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今天,涉外法治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急需的核心资源。
英语专业(涉外法治)以国家涉外法治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依托国家级一流英语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学院法学学科优势平台,创新数智赋能、英语与法律交叉融合的新文科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跨学科融合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出色的法律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系统的国内外法律知识、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国际法律知识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素质“英语+法律”人才,使学生最终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精英明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国内升学1:保研国内知名985和211院校
·国内升学2:考取国内法学、法律(非法学)研究生
·国内升学3:考取国内高校攻读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
·国外升学1:与美国肯特法学院达成合作意向,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商谈中,大四学生可申请攻读LLM研究生,本科毕业时获得北方工业大学学士学位和境外高校LLM硕士学位
·国外升学2:申请到国外就读语言学、教育学、法律硕士、国际事务等专业研究生
·国内就业:国内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法治工作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法律英语特色课程、涉外法治专业课程以及数智实践创新课程等四个模块,具体如下:
英语语言技能模块重在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强化听、说、读、写、译核心能力。
法律英语特色模块为“英语+法律”学科融合课程,强化学生在涉外法律领域的语言应用能力。
涉外法治专业模块包括国内法专业课程以及涉外法专业课程,着力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涉外法治学习体系。
数智实践创新模块融合法律科技与实务训练,培养数字化时代涉外法治人才。

·1985年7月成立北方工业大学语言学部
·1990年9月英语系成立
·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个二级学科
·2015年与密西西比等知名大学实施联合培养计划,并与多所国内高校建立校际交流生项目
·2017年北京市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第3名
·2019年推动“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通英语系与法律系部分课程
·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4年探索涉外法治方向转型,开设英美法律文化、英美法律电影赏析、英美法律基础、法律英语阅读与写作等课程
·2025年布局涉外法治专业建设,开设法律英语特色课程、涉外法治专业课程以及数智实践创新课程近40门

2020年学院主办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业联席会议

2023年10月学院党委书记袁凤识主持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并当选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23年学院与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2023年10月英语系教师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

2024年9月英语系教师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

2024年首都法学家沙龙暨青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

2025年3月英语(涉外法治)建设研讨会

202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来校指导涉外法治方向建设
